专家团队


湖南世鑫新材成立于2016年12月,历经三年完成土地建设、设备安装调试、人员招聘、制度建设、企业规划等工作,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,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产品创新及研发,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(即研究院),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、协调、运用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,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。并于中南大学实现产学研合作,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,实现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。截至目前授权26项发明专利,18项实用新型专利。本公司为AAA级信用企业之一,获得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、国际轨道交通业质量管理体系、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认证。

 


团队带头人
肖鹏   博士生导师、中南大学二级教授,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、首席科学家,中车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项目首席技术专家、SAMPE大陆常务理事、碳碳专业委员会主任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,湖南省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。
2001年开展应用于制动系统的碳陶复合材料理论和应用研究,承担国家“973计划”、“863计划”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铁集团、国铁竣工等30多项课题。研发了多种关键构件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装备和武器装备,2项成果通过军方组织的技术鉴定,以第一发明人先后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。授权发明专利31项,国际PCT专利3项,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子刊和CARBON等发表SCI论文43篇,出版碳陶摩擦材料专著2本。

 


专业化
专家团队是一支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、德国University of Bayreuth、中南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英才组成的30余名高水平碳陶摩擦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技术团队,包括教授2人、副教授3人,5名博士(后)、10余名硕士,其中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1人,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,“湖湘英才”1人,留学归国人员3人,形成覆盖材料制备技术、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以及性能检测的复合型人才体系。

 


特色化
轻质高强碳陶复合材料材料结合了碳/碳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点,具备低密度、耐高温、高能载水平、长寿命和全环境适用等特质,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制动材料和高温结构材料,也一直是国际新材料研究的制高点之一。肖鹏带领技术团队长期从事所碳陶复合材料研究,研制的高速列车用碳陶制动盘等属国际首用,为国家重点工程装备等提供关键材料支撑。

 


新颖化
碳陶复合材料引领了世界摩擦材料的发展,是未来摩擦材料发展的方向,碳陶复合材料可接替金属材料提高使用温度和减重,同时,具有优良的超低温性能和抗辐照性能,是国防军工急需的热结构材料。
1.碳陶摩擦材料生产示范线,荣获2019年国家工信部“高速铁路装备新材料产业与应用示范平台”立项建设。
项目突破了碳陶摩擦材料结构调控关键技术1项,设计了陶瓷摩擦层与碳陶支撑体的双层的结构,可有效解决普通碳陶制动盘表面易氧化的问题,提高了碳陶制动盘整体的抗氧化能力。完成了高效、低成本CVI增密技术的开发,以天然气替代丙烯的工艺开发,目前该天然气沉积工艺投入实际生产过程,其沉积效率可提到到26%,因此原材料成本可节约38%。
2.动车组碳陶制动盘及闸片产业化
通过项目的实施,打破国外对我国高铁制动技术垄断的局面,为我国高速列车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一代高性能制动盘/闸片,摆脱国外制约,替代进口,保障我国高速列车安全、可靠运行。
3.碳钎维预制体一体化近尺寸成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
项目实现预制体承载、紧固链接、散热一体化结构设计,突破制动盘碳纤维预制体近尺寸成形技术。建立碳纤维预制体生产线,形成年产25吨的碳纤维预制体生产能力,并且可使预制体原材料成本降低约20%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

 


精细化
在轨道交通领域,获得了中车高速列车、城轨、地铁、磁浮列车等用碳陶复合材料产品科研、生产资质,产品供应、服务资格证;通过了国际铁路联盟IRIS体系认证,具有德国克诺尔的供应商资质,是国际上第一个将碳陶制动盘批量运用于轨道交通的企业。
在汽车乘用车领域,牵头制订了国内首个碳陶制动盘团体标准,开发了新能源车、军车、特种车辆用碳陶制动盘及刹车片,已分别与国内10余家整车厂/主机厂,包括北汽、比亚迪、吉利、航天三江等,联合开展了20多个车型的碳陶制动盘研发、试用。
在军工领域,已获得军工三证中的两个,目前正在进行承制单位资格认证。研制的碳陶摩擦材料制动盘,已应用于坦克、装甲车、防雷车等武器装备高速高能载制动系统。